企業電話

生態環境部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媒體問答

發布日期:

2018-09-04 09:32:32

欄目:

水處理資訊

關注:

1375

分享到:


關鍵詞一:環評審批

中央電視台記者:

環境影響評價不再作為項目審批或核準條件,如何避免因審批不嚴企業鑽空子導致重大環境汙染事件出現?

崔書紅:

環境影響評價不再作為項目審批或核準條件,由串聯審批改為並聯審批,是優化審批製度的重大舉措。這並不意味著,重大環境影響項目無需環評,或沒有經過環評就可以開工建設。法律明確規定,需環評而沒有經過環評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否則屬於“未批先建”。

“未批先建”行為,法律的處罰和對相關人員的處分十分嚴厲,包括對建設單位要按總投資額的1%-5%予以罰款,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甚至對相關人員處行政拘留等。對汙染環境犯罪,還可以判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


關鍵詞二:環保與經濟關係

中新社記者:

當前,有觀點認為環保加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發展。請問您怎麽看?

崔書紅:

從環評的角度看,在保護的前提下發展,兩者是辯證統一的關係。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就是要建立基於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遊戲規則”。經過多年的實踐,環評製度在建立“遊戲規則”上做出了有益探索,積累了一些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經驗。


關鍵詞三:環保產業發展

財經雜誌記者:

環保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下一步有哪些舉措來促進環保產業發展?

汪鍵:

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發展速度很快。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我國環保產業年均增速約為26.9%2016年環保產業的銷售收入是1.15萬億元,較上年增長約19.8%,成為我國一個“萬億級”的產業。2017年環保產業的銷售收入1.35萬億元,比2016年增加了17.4%,呈兩位數的增長,今年上半年銷售同比又增加了18%

中國環保產業的增速遠遠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速和一般工業行業的增速。在近日發布的《關於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了加強環保行業的規範引導、落實綠色價格和財稅政策等五項政策,這些政策對推動環保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會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四:打擊消耗臭氧層物質專項行動

中國日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貴部近日開展打擊消耗臭氧層物質執法專項行動。請問行動進展如何?

劉友賓: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加強對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的監督管理工作,生態環境部在全國範圍開展ODS執法專項行動。截至2018820日,第一階段自查工作基本結束。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保部門重點針對聚氨酯泡沫及組合聚醚生產、使用、銷售單位進行現場檢查,共排查相關企業1172家,經初步檢測,發現有少數企業在生產、使用或銷售的原料產品中,可能存在CFC-11物質。目前,各地對疑似存在非法ODS物質的原料、產品已進行封存,對相關企業正在進一步檢測和調查中。


關鍵詞五:寧夏嚴厲問責地方黨政“一把手”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

因為寧夏泰瑞製藥擅自複產,永寧縣黨政“一把手”雙雙被免職,製藥公司相關負責人被批捕,請問生態環境部對此怎麽看?

劉友賓:

(寧夏)此次問責力度大、速度快、尺度嚴,體現了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不力問題嚴肅處理的堅決態度,彰顯了寧夏回族自治區落實生態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堅定決心和責任擔當。既震懾了違法企業,也給黨政領導幹部敲響了警鍾,得到了社會各方的好評,值得肯定,應該點讚。


關鍵詞六:工業企業搬遷

路透社記者:

近期有很多地方出台文件引導本地區的工業企業向沿海和其他區域搬遷,企業搬遷是否是治理區域汙染的有效途徑?

崔書紅:

汙染防治攻堅戰當中,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舉措。像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家都耳熟能詳,環境汙染就是因為產業結構不合理,汙染太大造成的,汙染物排放強度高出全國的3-5倍,導致治理難度非常大。企業向環境容量大的地區搬遷,是優化布局的一個選項。

企業往哪裏搬遷才合理,“三線一單”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道屏障,企業落地要滿足三線的要求,生態保護紅線絕對不能突破;可能影響環境質量底線的項目,如果沒有必要的環保措施作為前提,也不能通過環境準入;超過環境資源承載力,與資源利用上線不符的項目同樣不能落地。


關鍵詞七:環保領域“一刀切”

澎湃新聞記者:

有輿論質疑,地方為應對環保督查存在“一刀切”的現象,無論企業是否符合環保要求一律關停,請問您對此怎麽看?

劉友賓:

在環境執法過程中,我部一直強調堅持“分類施策”,實施差別化管理,嚴禁“一刀切”行為。今天上午,李幹傑部長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係統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視頻會議上,再次強調指出,“一刀切”行為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表現形式,既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不便,也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

我們一直反對不分青紅皂白、不分違法合法的“一刀切”行為。任何一起這種行為,其影響都是極其惡劣的,都是不能容忍的。對個別地方出現的問題,我們堅決進行糾正。同時,也要警惕另一種情況,一些地方和單位動輒拿環保說事,實際上其違法違規行為和環保“風馬牛不相及”,是給環保抹黑。


關鍵詞八:環評公眾參與

南方都市報記者:

貴部近日印發《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擴大了環評公眾參與範圍,請問如何保障公民真正參與到環評當中,確保公眾參與切實發揮作用,“不走過場”?

崔書紅:

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工作非常重要,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環境權益的重要途徑。近期,生態環境部以第4號令發布了《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有針對性提出了對策措施。為了確保公參不走形式,《公參辦法》也強化了製度設計。

一是明確了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審查義務,二是建立了環評文件退回製度。對公眾參與存在重大問題的,審批部門可以責成建設單位重新征求公眾意見,退回環境影響報告書。三是明確了公參違法或失信的懲處,就是將違約不誠信的建設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記入環境信用檔案。此外,還製定了公參意見的反饋機製,保持公眾參與的持續性等,突出一個“實”字,防止隔空打炮,搞得人民群眾看不見,摸不到。


關鍵詞九:環保行業內低價中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現在很多資本雄厚的外來企業進入環保領域,帶來資本的同時,也引發了低價競爭等問題,為環保行業健康發展埋下隱患,請問如何提升行業門檻和專業性,避免發生惡性競爭帶來的問題?

汪鍵:

低價中標是環保產業的一個痛點,一方麵使行業經營的風險不斷加大,另一方麵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

怎麽避免惡性競爭帶來的低價中標,我們目前有幾個方麵考慮:一是嚴格執行招投標法;  二是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三是加強信息公開;四是推行按效付費的機製。

在信息公開方麵,現在生態環境部在垃圾焚燒的領域推動“裝樹聯”,所有的數據全部聯網,這樣就相當於把一個企業曝露在陽光之下,在工程上偷工減料,承擔的法律風險是相當大的,所以企業就會很主動的去用合適的技術,選擇合適的公司,來做這個工程。


關鍵詞十:秋冬季攻堅行動

新京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正在征求意見,請問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攻堅行動有哪些新變化、新特點?

劉友賓: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是持續實施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既與去年的攻堅行動一脈相承,保持了工作的連續性,充分借鑒和采取去年行之有效的、好的經驗和做法,又增強了治汙措施的廣度、深度和力度:一是更加注重科學推進。在目標方麵,堅持穩中求進,提出2018101日至201933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減少3%左右。

二是更加強化源頭控製。著力優化四大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

三是更加聚焦突出問題。在治理範圍上,增加了柴油貨車汙染治理、工業爐窯汙染治理、VOCs綜合治理三個專項行動。


關鍵詞十一:第三方運維公司監管

北京晚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監測事權上收後,仍然存在第三方運維公司參與監測數據造假行為。請問如何加強對第三方運維公司監管,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

劉友賓:

運維質量的好壞關係到監測數據的客觀性和權威性。為進一步加強對第三方運維公司的監督管理,我部製定了《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城市站運行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規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城市站運行和維護,明確各方職責,對運維公司的運維和質控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與此同時,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采用遠程監控和實地抽查相結合,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加大對運維質量的監督檢查。一旦發現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堅決依法追究責任,並向社會公開處理結果。違法企業信息將被納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係統記錄在企業名下並依法公示,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人員將被吊銷監測或運維上崗證,今後不得從事相關工作。


關鍵詞十二:企業環評時間長

封麵新聞記者:

近年來環評改革力度的確很大,但在一些地方仍有一些企業反映環評時間過長,請問您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崔書紅:

一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建設,環評要經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建設單位要委托環評機構編製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第二階段建設單位依法向有審批權的生態環境部門申報審批。目前,我部環評審批時間已經較法定審批時間壓縮了一半,且80%的項目隻需網上填寫登記表備案、無需審批。

為什麽還有人認為環評時間長?實際上是第一階段建設單位環評文件編製時間長造成的。從主觀方麵講,一些建設單位對環評文件的編製不夠重視,啟動太晚。我到基層調研的時候,就有個業主抱怨,說別的手續都辦完了,就差環評一個章子了。一問環評文件進展怎麽樣了,剛開始編,還沒有報批;再一問,立項已經好幾年了,快要開工了才開始編環評文件,這樣怎麽能快得了。


關於衡美
工程案例
原水處理設備資訊
衡美qm球盟会服務
聯係衡美

傳真:0318-2987119
郵箱:aaa0318@126.com
固話:0318-7705775/7705875
手機:13623388759/15003188759
網址://www.hshengmei.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新華西路2138號

Copyright © 衡水衡美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 Design By laoshang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