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水處理?
衡美水處理為您介紹一種先進、實用的水處理技術——農村生活汙水分散式處理的技術開發應用。
本文首先總結了我國農村生活汙水的特點和汙染現狀,對比了國內外常用的幾個主要技術的優缺點,結合本團隊 13 年的理論探索和工程經驗,首次提出了以淨化槽為核心的農村生活汙水歸一模塊化處理模式,將複雜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係統簡單化,出水盡可能采用自流式,形成由水解槽、管網、新型淨化槽和氣泵構成的模塊化係統,適合於廣大農村的不同區域。
目前研究團隊在天津地區已經建立了眾多成功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的示範工程,所有工程都能做到無人值守、穩定可靠、出水水質均達到了 GB 18918—2002《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 B 標準.這套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的模式必將為我國農村環境保護事業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到目前為止,我國農村地區的人口已經達到 6.6億,生活汙水日排放量達 3,000 萬 t 以上,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率僅為 7%,這些生活汙水中含有的有機物、氮和磷等汙染物,嚴重威脅到農村的生態環境安全,可是由於投入資金不足和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淡薄,據 2005 年建設部《村莊人均環境現狀與問題》調查報告顯示,96%,的村莊都沒有排水渠道和汙水處理係統。因此農村生活汙水的治理已經成為國家發戰略,“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了“全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大農村汙水治理”的建設目標.
目前,全國各地正在大力興建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有些工程不能正常運轉,其中的原因亟待分析,需要總結出一套真正適合中國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的模式.本研究團隊在農村生活汙水處理領域通過 13 年的理論探索和工程實踐,已經建立並且長期運行了一些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示範工程,在國內率先提出了農村生活汙水的歸一模塊化處理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農村生活汙水的特點和汙染現狀,然後對比了不同處理技術的優劣,最後詳細闡述了農村生活汙水的歸一模塊化處理模式的理論內涵和工程應用案例.
一、農村生活汙水的特點與汙染現狀
1、 農村生活汙水特點
家庭生活汙水包括衝廁水、廚房水、洗澡水以及洗滌水等,日本各類家庭生活汙水的平均水量和生化需氧量(BOD)見表 1。
表 1 日本家庭生活汙水的平均水量和水質
家庭生活汙水的特點包括排放的不連續性,具有間隙脈衝特征,早、中、晚用水集中,而且衝廁水和廚房水都含有難降解的固體顆粒物.這些是城市生活汙水和農村生活汙水的共同特征,但是不同於前者,農村生活汙水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處理的難點,出水要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的難度較高。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 3 個主要難點:
(1)農村人口密度低,農戶分散,局部地區汙水總量小,缺乏汙水收集和輸送設施,生活汙水難以集中收集,特別是小城鎮公共下水道設施的建設普遍存在資金不足的現狀.盡管在城市生活汙水處理中氧化溝、A/O、A 2 /O 和 SBR 等工藝效果顯著,但是這些集中處理方法需要昂貴的汙水收集管網建設費用,不僅投資大,而且運行管理複雜,維護費用較高,在經濟發展水平低、技術落後的農村地區難以推廣實施.因而,集中處理模式在農村地區會因財政上的原因難以實行,分散處理就顯得十分重要.
(2)隨著農村抽水馬桶等用水器具日漸普及,各種洗滌劑的使用量也有所增加,汙水中氮、磷濃度高並含有大量的營養鹽、細菌、病毒,給農村生活汙水的處理帶來了一定難度.
(3)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工藝很難保證持續、長久運行.生活汙水的處理工藝很多,每個工藝都各有優缺點,選擇合適工藝要綜合考慮多方麵的因素:
A、經濟因素,應當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考慮當地農民的經濟狀況及承受能力,選擇具體工藝時要降低投資成本,少占用土地,使運行維護費用在農民的可承受範圍內,以保證資金及時投入,設備正常運行。
B、工藝簡單,運行簡便,便於農民的日常維護。
C、處理效果,應在低耗的同時要保證高效的處理效果.
因此,對農村生活汙水既要經濟高效、直接原位處理,又要嚴格達標,那麽處理汙水用的生物反應器需要比城市汙水處理係統具有更高的核心技術.
2、農村生活汙水汙染現狀
由於我國農村發展的不平衡性,農村居民的用水量和汙染物的濃度差異很大,往往水量多的地區汙水中汙染物濃度相對較低,而水量少的地區汙水中汙染物濃度較高.侯京衛等 [5] 總結了我國 11 個省市的農村生活汙水水質水量數據,發現農村生活汙水排放量在 14.5~116,L/(人˙,d)範圍內波動,平均值為60.1,L/(人˙,d);而化學需氧量(COD)、總氮(TN)和總磷(TP)分別在 62.1~1,200.0,mg/L、11.0~151.2,mg/L和 0.3~13.8,mg/L 之間變化,平均值分別為386.4,mg/L、50.5,mg/L 和 3.7,mg/L.可見我國農村地區的水量和水質在不同的地區可能相差甚大,因此研究人員在設計工藝時應該考慮汙染物的負荷,而不僅僅是水量,簡單來講應該以農戶的數量作為計算的依據。
我國目前並沒有農村生活汙水排放的國家標準,往往是根據市政生活汙水處理的 GB 18918—2002《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 A 或者一級 B 來控製汙染物的排放 [6] .但是事實上,這種將市政生活汙水的評判標準直接複製到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中的做法是否合理還有待商榷。
首先,農村地區的土地資源豐富,生活汙水中剩餘的氮和磷都可以完全被植被吸收,在避免汙染自然水體的同時還能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其次,與農村生活汙水排放到自然界中的氮和磷相比,農業活動如施用化肥對水體氮和磷的貢獻要大的多;最後,如果要使出水水質從一級 B 提升到一級 A,需要將 TP 從 1,mg/L 減少到0.5,mg/L,將 TN 從 20,mg/L 減少到 15,mg/L,這個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產生的運行費用是農民無法承受的,並且增加了處理係統的複雜程度和不穩定性.因此,筆者認為對於農村生活汙水,國家應該盡快出台相關的汙水排放標準,如果仍然參照 GB18918—2002《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那麽一級 B 標準就能實現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的低耗高效。
二、農村生活汙水常用的幾種處理技術
1、穩定塘
穩定塘是利用藻類和細菌的共生關係,增強水體的自淨作用來降解水中的汙染物,由於它不需要人工曝氣,建造和運行費用低廉,而且技術要求不高,不需要專業人員維護,管理方便,特別適合農村地區.但是傳統的穩定塘占地麵積大,水力停留時間長,處理效果受溫度、光照影響大,效率較低,而且容易散發臭氣、滋生蚊蠅。
不同於傳統穩定塘,現在被人們廣泛采用的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 Oswald 提出的高效藻類塘。相對於傳統穩定塘而言,高效藻類塘對土地麵積需求更少,更適合對農村或偏遠地區的汙水進行消毒。黃翔峰等利用高效藻類塘處理太湖地區的農村生活汙水,發現菌藻共生使塘內水體溶解氧濃度較高,COD、氨氮和磷酸鹽的去除率可以分別達到70%,、90%,和 50%,.高效藻類淨化塘中生長的藻類還是一種非常好的生物質燃料,Park 等在用於汙水處理的高效藻類淨化塘中回收藻類製備生物燃料。
2、人工濕地
人工濕地是人為建造的模擬自然生態係統中物理、化學和生物淨化作用的係統,用來去除生活汙水中的有機物、氮、磷和重金屬等汙染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另外不同的填料能起到過濾、吸附、離子交換等淨化效果.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互相之間的協同作用淨化汙水,該技術的主要優點是工藝簡單,基本不需要人工曝氣係統,效率高、耗能低、投資少、適用廣泛等,植物在吸收氮、磷的同時還能具備生態功能和經濟效益。
例如,付融冰等研究了蘆葦和菖蒲潛流水平人工濕地的脫氮效果,發現脫氮效率都可以達到 60%,以上,主要的脫氮途徑是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植物吸收、存儲的氮僅占濕地總氮去除量的 10%,左右,但是植物的存在可以間接影響濕地其他的脫氮途徑.Wu 等發現人工濕地非常適合偏遠地區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對汙水中 BOD 5 、總懸浮固體、氨氮和總磷的去除率分別達到 96.0%、97.0%、88.4%,和 87.8%.徐和勝等發現蘆葦水平潛流人工濕地的除磷效率可以高於 88%,,但是大部分的磷是通過填料的吸附和沉澱作用被除去,而植物吸收的磷僅占磷去除總量的9.1%。
盡管人工濕地有上述的優點,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點,如占地麵積較大,處理效果受季節影響嚴重,冬季效果較差.該工藝通常用於組合工藝的後段,保證最終的出水水質達到一級 A 的標準,尤其適合於有地勢差或對氮、磷去除要求較高的農村地區。
3、土壤滲濾係統
土壤滲濾係統是利用土壤的過濾、吸附和生物降解等功能達到淨化水質的目的,汙水經過處理後主要補給地下水,維持地區的水量平衡.該生態係統有保護地下水和地表水的重要功能,它的效率主要取決於汙染物在土壤中的行為和土壤中水力學條件。
Murakami 等發現利用該係統可有效去除汙水中的有機物、磷元素、病原微生物和重金屬.該係統具備設備簡單、投資少、管理方便、能耗低等特點,但是如果運行不當,非常容易堵塞土壤,使土壤滲透性下降,形成水流短路,也會造成係統的缺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對該係統做出了許多改進,如日本開發了由土壤混合層和通水層交替分布形成的多級土壤滲濾係統,澳大利亞的專家開發了利用土地過濾、暗管排水相結合的“管排水相結合的汙水處理係統”,汙水持續灌溉農作物,使氮、磷含量降低,水質達標。
4、淨化槽
淨化槽是一種源於日本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的裝備,起初隻是類似於化糞池的簡易裝備,專門用於處理廁所的汙水,稱為單獨淨化槽.這種簡易裝置對汙染物的降解效果差,無法達到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標準,僅可作為一種貯水容器使用,並沒有淨化汙水的功能。
由表 1 可知在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中,廁所汙水中汙染物 BOD 的負荷量隻占總 BOD 負荷量的32.5%,所以 2001 年日本立法取締了單獨淨化槽,即化糞池不能作為生活汙水的最終處理設施.要求將家庭不同來源的生活汙水一同處理,這就形成了特有的合並式淨化槽,也就是目前被廣泛采用的淨化槽。
因其工藝建設及運行所需成本低,維護簡單,適用於汙水排放分散無序、水質及水量變化較大的農村。由於日本生活汙水淨化槽開發和推廣速度過快,使人們在對淨化槽的科學認知上存在一些不足,如采用濾床和活性汙泥混合處理,出水用水泵進行回流.這樣不僅導致裝置複雜,而且處理效果也不高,後期對汙泥的處理增加了管理負擔,例如日本全國就有 8 萬多公務員負責管理淨化槽,每個淨化槽的汙泥清理費用為 4,000 日元一次。近十幾年,不論是日方提供的淨化槽,還是各種途徑進口的淨化槽,在我國幾乎很難運行,所以開發適合於我國國情的淨化槽極為重要。
(1) 一體化淨化槽研究概況
本研究團隊從 2003 年就開始了分散式一體化淨化槽處理家庭生活汙水的基礎研究,由於當時我國政府計劃提升農村飲用水質量,提出了 2010 年在沿海地區農村全麵實行自來水化的國策,所以本團隊認為有必要尋找一種適合我國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的係統工程,完善對自來水化後的排水處理,讓自來水化工程更加完美.
本團隊在日本淨化槽的啟發下,為了實現無人值守和汙泥減量的目標,首先從根本上對淨化槽進行創新,利用反應工程平推流和全混流的基本原理,對淨化槽內部構件進行改造,抑製了高濃度汙水進入低濃度區,降低後續的處理負荷,同時利用生物濾床提高微生物濃度,進而提高生物反應器的效率,取得了很好的處理效果。
研究了淨化槽的抗衝擊性,分別對進水的汙染物濃度和進水流量進行了係統的研究,驗證了能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的淨化槽汙水處理能力,為實際應用提供了基礎數據。鑒於曝氣區域中合適的溶解氧濃度是決定曝氣強弱的關鍵技術,對淨化槽的節能效果進行了研究,特別是曝氣量對處理效果的影響,得到了既節能減排又能達到出水水質標準的最佳曝氣量,為實際應用中氣泵的選型提供了基礎數據。
探討了生物濾床的必要性和不同的濾床材料的處理效果,強調了生物濾床可以實現汙泥減量的重要性,開發了一種高效率的多孔波紋板生物濾床,其效果明顯優於其他濾料,並且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驗證。
(2)一體化淨化槽的技術和結構特點
經過多年的基礎研究,開發出了具有知識產權的淨化槽,如圖 1 所示:圖 1(a)是淨化槽流程簡圖,可以看出淨化槽內部具有幾個各自獨立的功能區域.圖 1(b)是加工好的大型淨化槽成品,實現了裝備製造的標準化和產業化,大大降低了產品的成本。
(b)淨化槽成品圖
圖 1 淨化槽的流程簡圖和淨化槽成品圖
淨化槽的填料和水力學行為,使這種生物膜反應器具備以下 3 個優點:
A、平推流厭氧生物反應器和全混流好氧生物反應器一體化的係統設計,使進口處高濃度生活汙水在第一段的平推流厭氧生物反應器中連續降解,不形成逆流,從而抑製高濃度汙水進入低濃度區,增加抗衝擊能力,有利於間隙排放的生活汙水的處理.同時在淨化槽之前借助水解槽將生活汙水中的大顆粒物質分解成為小分子可溶態物質。
B、生物膜濾床技術,在厭氧區和好氧區各增加一定量的濾床,對濾床種類、構造以及在設備中的安裝方式進行優化設計,防止了填料的堵塞,有效發揮濾床固液分離作用、生物膜吸附作用以及生物降解作用,抑製衝廁水中的顆粒物流入低濃度區,進一步提高抗衝擊性能力,實現高效處理。
C、空間上的一體化技術,厭氧區、好氧區、沉澱區以及消毒區連為一體,兩區共用一壁,汙水以自流方式運動,不需要外加動力,節能減排。
整個裝置中沒有任何的金屬構件,防止了內部腐蝕,增加了設備的壽命周期,而且采取地埋式的安裝,冬天也能正常運行.因此完全可以做到無人值守,壽命周期可以達到 30 年。
(3)單戶型一體化淨化槽示範效果
淨化槽的開發必須要從實驗室研究轉化為實際的示範工程,本研究團隊首先進行了單戶型一體化淨化槽的示範工程.農村單戶型淨化槽穩定運行 2 年後的處理效果照片如圖 2 所示.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經曆了氣溫的變化和夏季暴雨排水係統的多次返灌,但是處理效果沒有受到影響,證明自主開發的淨化槽抗衝擊性很強,這主要是生物濾床的作用,完全避免了活性汙泥法的缺點。
上述單戶型淨化槽穩定運行 7年後的處理效果照片如圖 3 所示.期間從未停止運行,也沒有對淨化槽進行過人工清理,可以明顯看到7 年後在第一段的厭氧區馴化出了有效的微生物以及特有的後生動物,將這些浮渣進行了消減,充分體現了該係統的抗衝擊能力。
淨化槽從自然啟動到穩定運行期間的水質變化情況見表 2.啟此淨化槽的啟動時間是 2008 年 8 月23 日,11 月 7 日取水分析,出水水質 BOD 5 相比原水有所降低,但仍然很高,然後立即投菌,11 月 15 日取水檢測發現水質極為清澈透明,水質已達到了國家城鎮汙水排放標準一級 B 的要求.經過近 4 個多月的連續分析發現,處理效果和穩定性都很好,7 年後的數據分析也證明了本研究團隊開發的淨化槽完全可以用於單戶型農家生活汙水的處理,處理每噸水耗電量為 1.5,kW˙h.
表 2 投菌前後淨化槽各段水樣中 BOD 5 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至今 3 台單戶型淨化槽已經連續運行了 8 年多,期間一直工作良好,真正實現了無人值守.農業部張桃林副部長、日本東京大學代表團和日本日立公司人員參觀後都非常認可這項示範工程,同時該工程還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
三、農村生活汙水分散處理的必要性
以上 4 種常見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工藝,它們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而這些工藝的組合往往能彌補各自技術的不足,提高處理效果,降低能耗。張增勝等采用生物淨化槽/強化生態浮床組合工藝處理崇明島的農村生活汙水,平均出水 COD 小於45,mg/L,氨氮小於 5,mg/L,總磷小於 0.75,mg/L,固體懸浮物(SS)小於 20,mg/L,已經達到一級 B 標準。
值得強調的是,無論采用哪種技術,要想以較小的投入實現汙水處理係統的長期穩定,分散式的處理方式是首選,並且這一觀點已經被國內大多數學者所認同 [7.37–39] .因為分散處理農村生活汙水模式適合於居住分散、地勢複雜、難以建立下水道管網的廣大農村,在這一點上,學術界和各地政府的管理層麵已形成共識。
2015 年 10 月在江西南昌舉辦的第五屆中國農村和小城鎮水環境治理論壇上,本研究團隊提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村生活汙水分散處理模式,引發了積極討論.2016 年 9 月在北京舉辦的第六屆中國農村和小城鎮水環境治理論壇上,基本都是圍繞分散處理農村生活汙水的專題發言和討論,分散式處理農村生活汙水模式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日本嚐試農村生活汙水集中式處理的結果是負擔過重,處理成本很高,例如日本政府在靜岡縣芝川町上長貫農村建設集中汙水處理設施,該村莊一共隻有 42 戶,198 名村民,設施設計的處理能力為每天 240 人排放的家庭生活汙水,汙水流出農戶家庭後通過重力流和提升泵進入地下排水管道和集水井,最終通過沉澱分離以及接觸曝氣的方式淨化水質.42 戶集中處理投資費用為5.26 億日元,每年每戶平均費用為 6.45 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為 3,870 元.可見集中式的處理方式因地下管網建設費用過高,汙水處理成本也會因水量過小造成噸水處理費用高.很多集中處理設施都因管網建設問題很難收集到汙水,導致示範工程難以運行,因此未來中國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模式基本為分散處理模式.
四、農村生活汙水歸一模塊化處理模式
1、多戶聯用歸一模塊處理模式
本研究團隊針對農村農戶居住分散,地勢複雜的特點,再結合我國農村管理模式,認為多戶聯用處理模式更適合我國農村生活汙水的處理,雖然單戶型淨化槽的技術和裝備成熟,處理效果也較好,但在節能減排方麵還有待完善,特別是設備的投資較大,盡管單戶淨化槽減少了部分管網的建設費用,但一戶一台淨化槽的建設成本還是不能適應國情,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開發,實行多戶聯用.經過近 4 年的研究,本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淨化槽,通過增加淨化槽中的曝氣區域和調控氣泵功率,優化組合形成了一種多個農戶聯用處理的模式.具體措施是在原來單戶淨化槽的基礎上,增加了氣提裝置,減少啟動時間,讓微生物在整個淨化槽的內部進行循環;淨化槽中各區域都加裝曝氣裝置,充分利用氣泵與好氧區域的優化組合,增加處理能力,實現多戶聯用處理;對生物濾床材料進行表麵拉毛處理,增加生物著床的幾率,快速掛膜。
除了淨化槽的改進外,還開發出與此相匹配的水解槽,充分利用低氧下的微生物和後生動物,使任何家庭生活汙水進入水解槽後,都將以可溶性的汙水流出,大大降低了後續的處理負荷和後續管網的建設費用,這一過程被稱為歸一模塊化處理模式。圖 4 是多戶聯用淨化槽處理農村生活汙水的流程圖,家庭生活汙水進入各自的水解槽,酸化降解後經過管道流入新型淨化槽,在厭氧或好氧的條件下進行生化處理.這種處理模式將複雜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係統簡單化,盡可能采用自流式,形成由水解槽、管網、新型淨化槽和氣泵構建成的模塊化係統,適合於廣大農村的不同區域。
一級厭氧加二級好氧小型淨化槽在不同進水流量下處理生活汙水的能力如圖 5 所示.實驗裝置隻有實際大型淨化槽裝置體積的 1/133.考慮到淨化槽前端有水解槽的作用,原水汙水 BOD 5 的濃度較低,結果顯示即使處理相當於七戶農家產生的生活汙水(進水流量為 70,L/d),出水 BOD 5 仍然低於一級標準,因此這種淨化槽完全可以滿足處理五戶農家汙水的需要,該研究為新型淨化槽的實際應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
2、應用案例
針對農村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研究團隊以歸一模塊化模式為指導,在天津市科委和農委的項目資金的支持下,利用水解槽與淨化槽的不同組合來處理單戶、多戶、別墅、樓宇甚至小型企業產生的生活汙水,建立並且成功運行了許多示範工程.
(1)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
2006 年在天津市農委的支持下,啟動了淨化槽示範工程項目,在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選擇了三家農戶分別安裝了單戶型的淨化槽裝置.在前期小型化淨化槽基礎研究的支撐下,大型淨化槽的運行穩定,抗衝擊性強,不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實現了無人值守.之後,2009 年開展了多戶聯用的示範工程,為了驗證不同生活方式農戶的聯用效果,專門選擇了兩套兩戶聯用,一套十五戶聯用和一套樓宇十戶聯用的歸一模塊化處理係統進行示範工程。
圖 6 是十五戶聯用係統的示範工程現場和處理效果圖.隨著戶數的增加,根據圖 5 的實驗數據判斷生活汙水的汙染物負荷已超過一台新型淨化槽的處理能力,所以采用兩台新型淨化槽串聯方式處理汙水,串聯處理 2015 年 8 月完成,隨即啟動,經過一年多的穩定運行,出水水質仍然保持清澈透明,即使2016 年暴雨次數較多導致下水管道雨汙水返灌,也未受到影響.說明該係統的抗衝擊性能力很強,能夠快速恢複處理效果,保持穩定運行,出水水質 BOD 5穩定在 20,mg/L 以下。
樓宇十戶聯用示範工程的現場和處理效果如圖7 所示,2015 年 9 月穩定運行至今,解決了新農村建設中樓宇生活汙水處理的難題,實現了汙水的原位處理,多台淨化槽串聯保證水質能夠達標排放。
總之,實踐證明以歸一模塊化處理模式為指導的淨化槽多戶聯用技術不僅可以減少淨化槽的設備投資,而且還可以減少下水管網的建設費用.因為農村不能像城市生活汙水處理那樣修建價格昂貴的地下管網,所以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的關鍵就是汙水的收集,本研究團隊開發的歸一模塊化處理係統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為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實現了節能減排,將會成為我國特有的一種模式.多戶聯用模式能夠大大降低處理能耗以及投資成本.聯用的戶數越多,能耗和投資費用就越低,相對於單戶型的淨化槽而言,五戶聯用時,噸水能耗可以降低 33%,投資降低 65%。
(2)天津市靜海區惠豐西村
在天津市科委的支持下,以扶貧的形式對天津市靜海區惠豐西村進行整體的農戶家庭廚衛改造並處理產生的生活汙水.該村有農戶 138 戶,居民 483人。針對家庭生活汙水,采用單戶和多戶聯用的分散式處理方式,由於該村莊的房屋排列整齊規範,歸一模塊化處理係統以五戶家庭為一個處理單元,共用一個新型淨化槽,每戶戶外出水口處安裝一台水解槽,共建造了七套這樣的係統,同時也對該村 3 個地理位置比較分散的農戶采用單戶型淨化槽,共建有三套.示範工程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建設時間是 2014年 10 月,第二期建設時間為 2015 年 4 月,至今所有係統都在穩定運行,噸水處理耗電 0.6,kW˙h,雖然在此期間也有停電的狀況,但是兩年間從未出現過故障.五戶聯用示範工程的現場和處理效果圖如圖 8所示.該示範工程體現了歸一模塊化的處理思路,工程在沒有改變村莊的原始麵貌的情況下,開展了農村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的探索。
五、結 語
未來我國農村生活汙水的處理將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領域,然而為了保證工程能夠真正長期、有效地運行,迫切地需要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論體係和可靠的技術保障。農村生活汙水的歸一模塊化處理模式是本研究團隊在長期的理論探索和工程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提出的,適合處理不同地域、不同生活模式下產生的農村生活汙水,而且對分散的企業產生的生活汙水同樣具有很好的原位處理效果.應用該模式進行生活汙水的處理,兼顧了節能和減排,並且能夠長期穩定運行,出水水質均達到了 GB 18918—2002《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 B 標準,具有很大的商業化推廣價值和前景.實踐已經證明歸一模塊化處理理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必將成為我國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的重要模式。
衡美水處理為您帶來全方位的水處理服務,讓您高枕無憂!
衡美水處理是您最好的選擇!
傳真:0318-2987119
郵箱:aaa0318@126.com
固話:0318-7705775/7705875
手機:13623388759/15003188759
網址://www.hshengmei.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新華西路21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