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 發布於 2018-08-31
新京報記者:我們注意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正在征求意見,請問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攻堅行動有哪些新變化、新特點?同時,去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工作引發廣泛關注,今年將有哪些新的舉措?
劉友賓:8月29日,韓正副總理主持召開大氣汙染防治專題工作會議,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文件即將印發實施。
《攻堅行動方案》是持續實施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既與去年的攻堅行動一脈相承,保持了工作的連續性,充分借鑒和采取去年行之有效的、好的經驗和做法,又增強了治汙措施的廣度、深度和力度,主要變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更加注重科學推進。在目標方麵,堅持穩中求進,在鞏固去年秋冬季改善成果的基礎上,推進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提出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減少3%左右。同時,充分考慮各地工作重點和管理基礎,提出清單式、差異化任務要求。
二是更加強化源頭控製。著力優化四個結構。第一,優化產業結構,嚴控“兩高”行業產能,鞏固“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成果,深化工業汙染治理,繼續推動去產能。第二,優化能源結構,有效推進清潔取暖,大力推進散煤治理。第三,優化運輸結構,提升鐵路貨運比例,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繼續淘汰黃標車、老舊車。第四,優化用地結構,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加強揚塵綜合治理,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
三是更加聚焦突出問題。隨著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深入推進,量大麵廣的柴油貨車、工業爐窯以及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大氣環境管理的“硬骨頭”,因此在治理範圍上,攻堅方案增加了柴油貨車汙染治理、工業爐窯汙染治理、VOCs綜合治理三個專項行動。
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措施,今年這項工作將在去年基礎上,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將堅持從實際出發,多措並舉,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堅持以供定需、以氣定改,先立後破,各地根據氣源電源等落實情況,合理確定散煤治理計劃,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根據各地上報計劃確定今年散煤治理任務,確保清潔取暖和溫暖過冬兩個民生都要保障。
攻堅行動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媒體朋友的大力支持。方案特別提出,要加強攻堅行動的宣傳教育和信息公開,要求各省市區每月召開一次新聞發布會,通報攻堅行動進展情況,及時回應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積極協調地方電視台在當地新聞節目中設立“曝光台”欄目,報道各地突出環境問題及整改情況,組織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活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攻堅行動的良好氛圍。
生態環境部
傳真:0318-2987119
郵箱:aaa0318@126.com
固話:0318-7705775/7705875
手機:13623388759/15003188759
網址://www.hshengmei.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新華西路21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