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雲南省環境保護廳召開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廳規劃財務處處長周曙光就雲南省2017年以來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實施工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做了通報。中央駐滇部分新聞媒體和省級部分新聞媒體、省環境保護廳有關處室和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參加發布會。省環保廳法規宣教處處長陳麗主持發布會,省排汙許可技術組組長高級工程師李唯回答記者提問。
陳麗: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實施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生態文明體製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推動治理基礎製度改革、強化排汙責任的重要抓手。我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實施方案》,深入實施《雲南省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實施計劃》,加快推進我省排汙許可製改革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按照我廳例行新聞發布工作安排,報經省新聞辦批準,我們在這裏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發布雲南省排汙許可工作的相關情況。
今天出席新聞發布會並在發布台就坐的是雲南省環境保護廳規劃財務處處長周曙光先生、省排汙許可技術組組長高級工程師李唯女士。今天來到發布會現場的還有省環境保護廳有關處室和相關單位的負責人。今天我們還邀請到了中央駐滇部分新聞媒體和省級部分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歡迎大家的到來!
今天發布會有兩項議程:一是請雲南省環境保護廳周曙光處長介紹2017年以來我省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實施工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二是請發言人和有關專家就排汙許可工作有關問題回答大家的提問。
有請周處長!
周曙光: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雲南省環境保護廳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各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雲南環保事業、特別是對我省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的重視與關注表示衷心的感謝!
按照雲南省環境保護廳新聞發布工作的安排,今天召開排汙許可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下麵,由我向各位介紹一下2017年以來我省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以下簡稱排汙許可製)實施工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省排汙許可製工作進展
實施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生態文明體製改革重要內容,是推動環境治理基礎製度改革、強化排汙者責任的重要抓手。我省自2001年開始全麵實施排汙許可證製度。2016年11月以來,國家相繼出台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實施方案的通知》《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版)》《排汙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規劃了排汙許可製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和優先序,明確提出要“將排汙許可製建設成為固定汙染源環境管理的核心製度,作為企業守法、部門執法、社會監督的依據”,分行業分步驟推進覆蓋所有固定汙染源的排汙許可“一證式”管理,逐步將排汙許可製納入法治化軌道。
我省自2017年5月起全麵啟動排汙許可製改革,在生態環境部和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環境保護廳統籌安排、精心組織,各州(市)環境保護局緊密配合,全省上下一心、攻堅克難,按照《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版)》的時限要求,於2017年6月30日前圓滿完成全省80家火電、造紙行業企業排汙許可證核發工作, 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水泥、焦化、有色金屬、平板玻璃、氮肥、印染、原料藥製造、製革、電鍍、農藥、製糖共11個行業296家企業排汙許可證核發工作。截至2018年8月15日,全省總計對430家企業核發排汙許可證,涉及火電、造紙、水泥、焦化、有色金屬、平板玻璃、氮肥、印染、原料藥製造、製革、電鍍、農藥、製糖、石化、鋼鐵共15個行業。
在按時完成排汙許可證核發工作的同時,我廳按照生態環境部有關要求,積極組織各核發環保部門督促持證排汙單位按照排汙許可證載明要求提交執行報告。截至2018年8月15日,應提交執行報告的393家企業,已有382家提交了執行報告,執行報告提交率達97.2%。
二、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雲南省政府高度重視排汙許可製改革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實施方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雲南省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實施計劃》,按照“精簡高效、銜接順暢,公平公正、一企一證,權責清晰、強化監管,公開透明、社會共治”的原則,進一步規範排汙許可製管理,提高環境管理效能和改善環境質量,全麵推進我省排汙許可製工作。到2020年,完成覆蓋全省所有固定汙染源的排汙許可證換發和核發工作,排汙許可證管理信息平台有效運轉,各項環境管理製度有機銜接,企事業單位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有效落實,汙染源屬地監管職責落到實處,對固定汙染源實施全過程管理和多汙染物協同控製,汙染物許可排放量限值消費管控取得實質性突破,實現汙染源“一證式”管理。
全省各州(市)認真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和省政府對排汙許可製管理工作的決策部署,分別製定了本行政區排汙許可製實施計劃,加強對排汙許可製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積極推動落實排汙許可主體責任,各項工作取得較好進展和成效。
(一)自上而下理順排汙許可管理工作機製,統籌做好“放管服”
一是嚴格落實《排汙許可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省環境保護廳負責全省排汙許可製度的組織實施和監督,各州(市)環境保護局負責本行政區內排汙許可證核發。我廳專門成立了雲南省排汙許可技術組,具體負責排汙許可技術指導、質量控製和培訓等工作。二是印發了《關於推進排汙許可證核發管理工作的通知》《雲南省環境保護廳關於做好2018年排汙許可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係列文件,要求全省各級環保部門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高度重視排汙許可製實施工作,並認真抓好落實。三是根據《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版)》各行業排汙許可管理實施時限,發布了16個行業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公告,明確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的申領範圍、申領時限、核發機關和申請程序。四是充分發揮技術組的技術支持作用,采取會議培訓、質量抽查、集中審核、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管控排汙許可證核發質量。五是落實各州(市)環境保護局排汙許可證核發主體責任,推動建立主要領導親自抓、相關部門全力配合的工作機製,明確核發任務、製定工作計劃,充實技術力量,確保排汙許可證核發任務按時按質完成。
(二)大力推進宣傳培訓全覆蓋,強化技術支撐
一是及時組織開展排汙許可申請與核發技術培訓,做到相關行業、核發部門和企業人員全覆蓋。截至2018年8月15日,共組織開展培訓30次,涵蓋16個州(市)、16個行業,培訓人員2750餘人。二是州(市)環境保護局根據核發進度和需要,組織本行政區企業及相關部門進行申報材料填報、審核等專項培訓。三是省排汙許可技術組深入研究技術規範,積極培育省級排汙許可專家隊伍,實現培訓技術力量地方化,為州(市)環境保護局專項培訓提供技術支撐。四是將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範與我省實際相結合,分行業編製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實施細則、審核要點。五是廣泛利用網絡媒體等多種渠道宣傳排汙許可製。六是建立雲南省排汙許可微信公眾平台,分行業建立QQ群等在線答疑平台,及時解答各種政策和技術性問題。七是建立健全信息公開機製,通過網上公示、快報、工作簡報等形式,及時公開、收集反饋排汙許可工作信息,截至2018年8月15日共編製排汙許可工作簡報13期。
(三)著力構建排汙許可證核發質量評估長效機製,強化質量管控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基本形成了“企業主體申報,核發部門主導,上級抽查監督”的排汙許可質量監控體係。一是企業按照所屬行業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範填報申報材料,對其完整性、規範性和真實性負責。二是核發環境保護部門對納入排汙許可管理的企業進一步開展專項培訓,指導企業填報申報材料,及時受理、核發排汙許可證,並明確相關環境管理要求。三是省環境保護廳分行業組織編製審核要點等技術文件,組織技術組采取“強製審核、隨機抽查、集中指導”等方式管控排汙許可證核發質量,對各地發證情況進行抽查,抽查比例不低於30%。四是完成全省2017年13個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質量評估工作,督促相關州(市)按照《排汙許可管理辦法(試行)》有關規定,變更70家企業排汙許可證,並匯總形成《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常見問題清單》。
(四)多措並舉落實執行報告製度,切實發揮排汙許可製度效能
一是做好頂層設計,要求各核發環境保護部門將排汙許可證執行情況納入日常監管,督促已持有排汙許可證的企業認真落實執行報告等環境管理要求。二是引導、鼓勵各州(市)積極探索實踐,總結經驗、形成模式。例如:玉溪市環境保護局積極組織開展自行監測、台賬記錄、執行報告、信息公開等四項基礎製度落實情況審核,並將審核結果予以公布,分類明確處罰措施、改正要求和改正時限。三是開展《排汙單位環境管理台賬及排汙許可證執行報告技術規範 總則》專題培訓,並融入到各行業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範培訓中,實現全過程技術指導。四是實行執行報告信息調度製度,公開執行報告落實情況,對執行報告提交進展緩慢的州(市)進行督辦。五是將執行報告相關要求作為排汙許可證核發質量評估的重要內容,做好發證端技術支撐。
(五)嚴格排汙許可工作調度、督辦,理順壓力傳導機製
實施“快報、通報、督促、督辦、督導、約談、督察”組合拳層層壓實責任。一是嚴格落實生態環境部《關於調度排汙許可工作進展情況的通知》要求,將工作調度始終貫穿排汙許可管理全過程,每半月開展一次工作調度,並編製工作快報。二是采取日通報、半月快報等形式通報各州(市)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執行報告落實工作進度,梳理存在問題並提出改正要求。三是在排汙許可核發攻堅階段,組織技術組赴工作任務重、進展緩慢的州(市)實地指導和支持,督促相關州(市)加快工作進度。四是對排汙許可證核發進度滯後、核發質量較差或執行報告製度落實不力的州(市),實施專項督導,對部分企業開展現場核查。五是建立排汙許可管理工作約談製度,對核發進度嚴重滯後、存在問題較多和調度不及時的州(市)進行約談。
(六)有序推進排汙許可製與相關環境管理製度銜接,實現製度協同改革。
一是加強排汙許可與環境影響評價、總量減排、固定汙染源監測、監察執法等環境管理工作的銜接,促進各項環境管理製度的融合。二是做好新老排汙許可管理工作的銜接,目前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是依據《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分類管理名錄》分行業、按年度逐步推進的,在排汙許可改革過渡期內,暫未要求納入國家新版排汙許可係統申報的行業,實行“新老並行”的原則,按雲南省原排汙許可證管理要求進行排汙許可管理。三是將我省老版排汙許可證載明的汙染物許可排放量,作為核定企業新版排汙許可證的重要依據。四是積極開展排汙許可製與環境影響評價製度銜接探索,召開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排汙許可製銜接交流研討會,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8年是進一步健全、深化排汙許可管理製度的關鍵期,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和省政府有關工作要求,切實推進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行業清理整頓、排汙許可證後管理、相關環境管理製度銜接等工作,打好排汙許可攻堅戰,為2020年實現所有固定汙染源 “一證式”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
主要開展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一)完成5個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按照《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版)》時限要求,2018年內我省應完成農副食品加工工業、石化工業、陶瓷磚瓦工業、鋼鐵工業、有色金屬工業5個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工作。
(二)協同推進固定汙染源清理整頓。按照生態環境部有關固定汙染源清理整頓部署要求,組織開展固定汙染源拉網式清理排查,分行業建立固定汙染源全企業清單。依據《排汙許可管理辦法(試行)》和《關於加強“未批先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環辦環評〔2018〕18號)等有關文件規定,按照分類處置的原則,妥善處理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問題,采取掛單銷賬、問題清零的方式,協同推進2017年已發證的火電、造紙等13個行業,以及2018年發證的農副食品加工等5個行業的清理整頓工作。
(三)統籌開展排汙許可證後管理。組織開展火電、造紙等13個行業企業執行報告、台賬記錄、自行監測、信息公開等督導檢查,督促火電、造紙等13個行業企業按照排汙許可證載明要求提交執行報告,建立環境管理台賬,開展自行監測,完善環境信息公開。對未在全國排汙許可證管理信息平台報送執行報告或執行報告編製質量差的企業進行通報,推動納入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體係,適時移交有關征信平台。
(四)持續開展排汙許可證核發質量評估。在已完成的13個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質量評估基礎上,進一步健全排汙許可證核發質量長效評估機製,強化農副食品加工等5個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前審核,保證核發質量。
(五)開展排汙許可執法檢查。按照“誰核發、誰監管”的原則,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定期開展監管執法。製定排汙許可證執法檢查計劃,明確執法監管重點和檢查頻次等要求,組織開展已核發排汙許可證行業企業執法檢查,查處無排汙許可證擅自排汙、超標超總量排汙等環境違法行為。
(六)推動固定汙染源環境管理製度銜接融合。繼續推進排汙許可製與環境影響評價、主要汙染物總量控製、固定汙染源監測、執法監察、環境統計、環境保護稅等製度的銜接與融合。逐步建立以排汙許可製為基礎,融合汙染源監測和執法監察的固定汙染源環境監管體係。充分利用雲南省全國第二次汙染源普查成果,進一步梳理納入排汙許可管理的企業名錄庫,摸清底數。
(七)積極推動排汙許可信息化管理。加快推動地方環境管理信息係統與全國排汙許可證管理平台對接,結合我省實際情況,深入挖掘應用全國排汙許可證管理信息平台排汙許可大數據,為我省固定汙染源環境管理提供有力支持。適時推動火電、造紙等已發證行業主要排放口二維碼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排汙許可數據、在線監測數據、執法檢查信息等互聯互通。
(八)強化宣傳和培訓。組織排汙許可管理人員參加生態環境部舉辦的排汙許可證核發相關培訓,及時組織開展全省環境保護部門和相關企業技術培訓。組建省級排汙許可專家庫,培育省級專家隊伍。結合排汙許可質量評估,以審代訓,不斷提高基層環境保護部門和技術服務機構人員業務能力。按照《排汙許可管理辦法(試行)》有關規定,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排汙許可製實施,有核發權限的環境保護部門可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強化排汙許可技術支持。多渠道開展排汙許可宣傳,加強政策解讀,倡導企業按證排汙、自證守法,強化社會共識。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實施排汙許可製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強化排汙者責任的重要舉措,是提高環境管理效能、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製度保障。我們將積極推動落實國家排汙許可管理工作部署和要求,切實推進我省排汙許可管理各項工作,逐步將排汙許可製建設成為固定汙染源管理的核心製度,有效控製和減少汙染物排放,為持續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發揮重要作用。
謝謝大家!
陳麗:謝謝周處長的介紹,下麵各位記者朋友們提問。
新華社記者:剛才周處介紹了許多雲南省排汙許可改革的工作,在推進這項改革中,雲南省與別的省份相比,有什麽特色?在探索中有哪些“人無我有”的東西?
李唯:雲南省從1987年參加全國的排汙許可製會議後進行了10個城市的試點。2001年我省全麵推行排汙許可製度,比起其他省份,我省的排汙許可工作推進麵廣,著手早。2009年,國家環境保護部與英國政府合作,將排汙許可的試點放在雲南,借鑒英國排汙許可工作,結合雲南的實際,製定出一套排汙許可管理模式,為國家的排汙許可項目實施提供了經驗。2016年底國家自上而下推行的排汙許可製改革,在2017年完成的13個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中,主要涉及的還是對水、大氣的管控要求,但我省還增加了噪聲、固廢的管控要求,還有企業跑冒滴漏等非正常排放、企業風險評估及應急預案等內容。
中國環境報記者:剛才周曙光處長通報,截至2018年8月15日,雲南省執行排汙許可報告提交率達97.2% 。請問一下,我們省在推動落實排汙許可執行報告製度方麵重點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李唯:排汙許可執行報告製度是《排汙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確立的重要基礎性製度之一,是排汙許可證後管理的重要內容。排汙單位須持證排汙,按證排汙。
(一)《雲南省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實施計劃》中明確實行“定期報告”製度,要求“企事業單位應如實向環境保護部門報告排汙許可證執行情況”。 生態環境部發布的《排汙單位環境管理台賬及排汙許可證執行報告技術規範 總則》對執行報告作了內容、時限等具體要求。雲南省對執行報告抓得比較緊,所以執行報告率達到了97.2%。
(二)開展多層次技術指導,實現企業全覆蓋。將執行報告的編製內容、要求和提交程序融入各行業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範培訓全過程,為落實執行報告製度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實施全過程技術指導,建立了雲南省排汙許可技術答疑微信群、雲南省排汙許可管理QQ交流群及分行業排汙許可企業QQ交流群等,對核發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在填報、提交和審核執行報告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及時予以解答。
周曙光補充:排汙許可工作改革中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求企業按證排汙,自證守法,強化社會共識。提交執行報告是企業自證守法的核心內容。今後對汙染物的管理要從環保部門監管逐步轉變為企業自我監管為主,環保部門監管為輔,雙向合一,杜絕企業違法排汙。
都市時報記者:前麵周處長提到,雲南省已基本完成2017年13個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質量評估,我想問一下評估的具體做法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李唯:(一)組織製定《雲南省2017年13個行業排汙許可證評估實施方案》,印發《雲南省環境保護廳關於開展2017年排汙許可評估工作的通知》,以建立健全“企業自查、核發環保部門審核、省環境保護廳抽查”三級排汙許可證核發質量控製體係為核心,強化核發環保部門質量控製主體責任。以評估行業全覆蓋為目標,核發機關分別采取初查、普查、詳查三種方式開展排汙許可證質量評估自查工作。省環境保護廳組織省排汙許可技術組分行業抽取比例不低於20%的排汙許可證進行詳查,形成書麵審核意見向相關核發環保部門反饋。
(二)對評估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梳理總結,及時按照《排汙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相關規定進行整改。一是針對國家抽查存在問題的30家企業,所屬州(市)環境保護局全麵詳查,對存在的問題按照相關程序進行整改。二是各州(市)按照各自製定的質量評估方案,自行組織開展本行政區已核發排汙許可證自查工作,對存在問題及時整改。
(三)建立督辦調度工作機製,對評估進展緩慢的州(市)進行通報、督辦,要求限期完成轄區內排汙許可證核發質量評估工作,並報送質量評估報告。
周曙光補充:因去年國家環境保護部下達的13個行業排汙許可證核發工作任務重,時間緊,我們省是一邊改革推進一邊學習。環保部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對已核發的排汙許可證進行質量評估,評估的過程也是複核的過程,是一個全麵完善,準確把握企業排汙狀況的過程。通過一係列工作開展,確保達到下一步證照管理工作的要求。
雲南日報記者:想請周處長介紹一下我們省的汙染物排放許可製計劃編製的背景是什麽?有何特點?
周曙光:省政府辦公廳於2017年12月5日印發了《雲南省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計劃》,具體編製工作由我們省環保廳來負責。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完善汙染物排放許可製,實行企事業單位汙染物排放總量控製製度”,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製改革進一步深入發展。中共中央 國務院於2015年9月21日印發《生態文明體製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完善汙染物排放許可製”要求。國務院辦公廳於2016年11月10日印發了《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實施方案》,進一步強調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項具體舉措,是改革環境治理基礎製度的重要內容,對加強汙染物排放的控製與監管具有重要意義。在此背景下,在起草計劃過程中,基於雲南省實際情況,將國家要求和我省經驗相結合,同時借鑒其他省已經出台的相關文件內容,經征求各州(市)和相關部門意見修改完善後,形成了《雲南省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計劃》。
《雲南省控製汙染物排放許可製計劃》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是突出問題導向,確立管理新體製。《計劃》結合我省十幾年排汙許可工作經驗,立足我省排汙許可證核發與持證單位監管執法脫鉤的短板,以國務院和生態環境部實施排汙許可製的相關文件精神為準繩,將排汙許可製放在雲南省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戰略定位中綜合考慮,確立排汙許可製在固定汙染源環境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擴大排汙許可管理覆蓋範圍至全部固定汙染源,建立我省排汙許可證申請、核發以及監管全過程完整自證守法鏈條。
二是突出需求導向,強化技術新支撐。按照國家有關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規定,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排汙許可製實施,推動建立第三方環保技術服務的新機製,推進排汙許可管理基礎製度研究,不斷提升我省環境保護管理水平。
三是突出可行導向,營造管理新格局。通過強化企業的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明確環保部門的監管職責,加強排汙許可監管執法,逐步營造排汙者如實申報、監管者陽光執法、社會共同監督的環境治理氛圍,形成係統完整、權責清晰、監管有效的汙染管理新格局。
陳麗:鑒於時間的關係,今天的新聞發會到此結束。感謝媒體朋友們對我省排汙許可工作的關心、關注!也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大家一如既往的關心、支持我省環保工作。謝謝發言人,謝謝大家!
傳真:0318-2987119
郵箱:aaa0318@126.com
固話:0318-7705775/7705875
手機:13623388759/15003188759
網址://www.hshengmei.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新華西路21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