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 發布於 2018-07-20
“西藏把保護生態作為社會發展的底線、紅線、高壓線,探索設定並嚴守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資源消耗上線,將各類開發活動限製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西藏自治區環保廳副巡視員稅燕萍19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當日,西藏召開《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白皮書(簡稱白皮書)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
稅燕萍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西藏先後頒布實施了《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督察實施方案》等60餘部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
據了解,西藏始終把保護好占據三分之一國土麵積的自然保護區作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此,建立了環保督察體係、全程監管體係。稅燕萍認為,這實現了從督企到督政的轉變,強化了事前事中事後全麵監管。
白皮書中提到,目前,青藏高原自然保護地體係正由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向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轉變。對此,西藏自治區林業廳副廳長宗嘎表示,國家公園是中國自然保護地最重要的類型之一,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大麵積自然生態係統的原真性、完整性,羌塘、珠穆朗瑪峰、雅魯藏布大峽穀等中國國家級保護區均符合建立國家公園的相應條件。下一步,西藏將推進國家公園建設。
自去年,西藏通過實施“兩江四河”(雅魯藏布江、怒江、拉薩河、年楚河、雅礱河、獅泉河)流域造林綠化、重點區域生態公益林建設、防護林體係建設、退耕還林、防沙治沙等工程,包括封山育林在內,年均造林任務約100萬畝。
截至今年6月,西藏完成了“十三五”期間消除海拔4300米以下“無樹村、無樹戶”的目標任務。
宗嘎表示,2004年以來,西藏享受中央財政補償的公益林麵積達到1011.27萬公頃,13年累計投入達93.5億元人民幣。在最近一個監測期,西藏森林麵積增加了19萬公頃,森林蓄積增加了2047萬立方米,荒漠化土地麵積減少了1.36萬公頃,沙化土地麵積減少了3.5萬公頃。
來源:中國新聞社 記者:趙朗
傳真:0318-2987119
郵箱:aaa0318@126.com
固話:0318-7705775/7705875
手機:13623388759/15003188759
網址://www.hshengmei.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新華西路21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