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水處理?
衡美水處理為您介紹一項環境保護的專業知識——活性汙泥法運行故障三問三答。
活性汙泥法是一種廢水生物處理技術,是以活性汙泥為主體的廢水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這種技術將廢水與活性汙泥(微生物)混合攪拌並曝氣,使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分解,生物固體隨後從已處理廢水中分離,並可根據需要將部分回流到曝氣池中。
經一定時間後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汙泥狀絮凝物。其上棲息著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
活性汙泥法是汙水生物處理的一種方法。該法是在人工充氧條件下,對汙水和各種微生物群體進行連續混合培養,形成活性汙泥。利用活性汙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汙水中的有機汙染物。然後使汙泥與水分離,大部分汙泥再回流到曝氣池,多餘部分則排出活性汙泥係統。
影響活性汙泥過程工作效率(處理效率和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是處理方法的選擇與曝氣池和沉澱池的設計及運行。
活性汙泥法是處理汙水和廢水的一種成熟工藝,但按照一定規範性和規律性操作也會經常出現很多運行故障。為了幫助大家了解並解決這些常見的問題,衡美水處理找出活性汙泥法運行故障中的三大常見問題,並為您進行解答。
一、氧化溝泥少,微生物因為天氣寒冷,難培養,怎麽辦?
答:
1、如果是在係統剛剛啟動時的培養,汙泥量少是正常的,隨著培養的進行,汙泥量會增多。培養時,曝氣過度是很不利於汙泥培養的。
2、當然微生物的量是和你的源水中的碳氫含量有關,碳氫不足自然無法使微生物數量上升。還請檢查。
3、如果你的係統早就啟動了,想要提高微生物數量。我覺得沒有太大必要的。達到平衡就行了,重要的是處理出水的情況。
4、特意的提高微生物數量將使汙泥老化,反而不利於出水水質的。
5、溫度的問題,我覺得出水水溫不低於10度,微生物活性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6、根據F/M值的大小,可以知道你的微生物數量是否太低,該值不大於0.25,就說明你的微生物數量不是太低。
二、化工汙水處理過程中,水解酸化池和接觸氧化池汙泥培養問題,水解酸化池的填料上一直沒有活性汙泥掛上去,影響了處理效果。前段時間進水濃度COD在1200mg/l左右,已有一個月時間。這段時間我把進水濃度降到COD400mg/l左右,發現接觸氧化池填料上的汙泥有減少的跡象,請問怎麽樣才能使水解酸化池和接觸氧化池中的汙泥盡快培養好,其進出水指標怎樣才最理想?
答:
1、水解酸化段可以將大分子物質轉化為小分子的物質,由此利於後段生物對有機物的降解。也就是說,水解段的汙染物質不易被微生物所降解。
2、有鑒於此,在水解酸化池加設填料,並長出生物膜來就需要源水有足夠的有機物含量,和水力停留時間。
3、1200ppm的源水COD,我想在停留時間不足時,自然不會有生物膜產生啦。更不用說400ppm了。所以,連接觸氧化池生物量也會下降。
4、生物量與進流水有機物量是平衡的,我想,你的進水濃度還不足以產生掛膜。但出水水質應給還可以吧!
5、現階段,隻要出水可以,掛不掛膜又有多大關係呢!
三、二沉池有時出現跑泥現象是什麽原因?
答:
1、生物係統處理負荷(水量和濃度)變大,可以出現跑泥,多為水量增加後,二沉池的 停留時間就縮短了,活性汙泥來不及沉降就流出了二沉池,由此產生跑泥。同時,進水濃度 增高,會導致活性汙泥活性增強,不利沉降。出水混濁而帶有跑泥現象。
2、過於低負荷運行,汙泥老化後,微生物自身氧化,解絮。同樣會產生跑泥。
3、絲狀菌膨脹,汙泥來不及沉降也會產生跑泥現象。
4、另外,氣溫低、曝氣過度、PH 變化過大、有毒及惰性物質進入生物係統等等,也會 產生跑泥。
5、掌握這些原因,還得自己在實踐中反複體會,才能靈活準確的加以判斷,當然,相關檢測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他是你判斷的依據。
衡美水處理專注水處理設備生產研發十五年,為您量身定製水處理解決方案!
傳真:0318-2987119
郵箱:aaa0318@126.com
固話:0318-7705775/7705875
手機:13623388759/15003188759
網址://www.hshengmei.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新華西路21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