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電話

原水處理設備資訊

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負責人就《2017中國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公報》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發布日期:

2018-08-08 08:38:10

欄目:

原水處理設備資訊

關注:

2112

分享到:

生態環境部  發布於 2018-08-06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有關規定,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了《2017中國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公報》。公報全麵、係統地反映了2017年全國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狀況和海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情況。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負責人就公報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2017年近岸海域監測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答:2017年近岸海域開展的監測工作主要包括:近岸海域水質監測、入海河流水質監測、直排海汙染源監測、部分重要海灣河口海洋生物、沉積物監測,部分海水浴場及漁業水域水質監測。主要如下:

一是按照“十三五”國家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監測點位設置方案,我部組織近岸海域監測網成員單位,共對417個近岸海域國控站點開展了3期水質監測,每期必測指標為水溫、水深、鹽度、懸浮物、pH、溶解氧、化學需氧量(堿性錳法)、石油類、活性磷酸鹽、無機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氨氮)、汞、銅、鉛、鎘、非離子氨,其中1期按照《海水水質標準》(GB 3097-1997)開展全項監測(放射性核素、病原體除外)。

二是每月對195個主要入海河流監測斷麵開展一次水質監測,指標為:水溫、鹽度、pH、電導率、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類、揮發酚、汞、鉛、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銅、鋅、氟化物、硒、砷、鎘、六價鉻、氰化物、陰離子表麵活性劑、硫化物、糞大腸菌群、硝酸鹽、亞硝酸鹽,選測硫酸鹽、氯化物、鐵、錳、矽酸鹽等。

三是每季度對日排汙水量大於100立方米的404個直排海汙染源開展一次排放狀況監測,監測項目按照排放口執行標準的全部項目開展。

四是對遼東灣、渤海灣、黃河口、膠州灣、長江口、杭州灣、閩江口、珠江口、北部灣等重要海灣開展了生物和沉積物監測;

五是在6~9月對27個海水浴場共開展了367次水質監測;

六是農業部門對四大海區的41個海洋漁業水域開展了水質監測,監測麵積560.6萬公頃。

問:2017年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狀況如何?

答:2017年,按照《海水水質標準》(GB 3097-1997)和《近岸海域環境監測規範》(HJ 442-2008)評價,全國近岸海域一、二、三、四類及劣四類水質點位比例分別為34.5%33.3%10.1%6.5%15.6%,總體水質保持穩定,水質級別一般。水質超標點位主要集中在遼東灣、渤海灣、黃河口、長江口、珠江口、以及江蘇、浙江、廣東省部分近岸海域,主要超標因子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從四大海區近岸海域水質狀況來看,黃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渤海、南海近岸海域水質一般,東海近岸海域水質差。九個重要海灣中,膠州灣和北部灣水質良好;遼東灣水質一般,渤海灣、黃河口和閩江口水質差;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從11個沿海省(區、市)來看,廣西和海南近岸海域水質為優;遼寧、山東和福建水質良好;河北水質一般;天津、江蘇和廣東水質差,上海和浙江水質極差。  

2017年,對27個海水浴場開展了367次水質監測,水質優良的比例為95.3%,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水質一般的比例為12.0%,同比上升4.8個百分點;水質為差的比例為2.7%,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影響浴場水質的主要超標因子為糞大腸菌群。

2017年,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評價,全國入海河流水質狀況總體保持穩定。開展監測的195個入海河流斷麵中,無Ⅰ類水質斷麵,Ⅱ類水質斷麵27個,占13.8%;Ⅲ類水質斷麵66個,占33.8%;Ⅳ類水質斷麵48個,占24.6%;Ⅴ類水質斷麵13個,占6.7%;劣Ⅴ類水質斷麵41個,占21.0%,主要超標因子為化學需氧量、總磷、高錳酸鹽指數。

2017年,對404個日排汙水量大於100立方米的直排海工業汙染源、生活汙染源、綜合排汙口進行了監測。全國直排海汙染源汙水排放總量63.6億噸,與2016年相比,汙水排放總量減少2.1億噸,主要是氨氮、總磷、總氮、石油類等排放量同比有所降低。

2017年,全國漁業生態環境監測網對四大海區的41個重要魚、蝦、貝、藻類的產卵場、索餌場、洄遊通道、保護區及重要養殖水域進行了監測,監測水域總麵積560.6萬公頃。監測結果顯示,海洋天然重要漁業水域主要汙染因子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海水重點增養殖區主要汙染因子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國家級海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主要汙染因子為無機氮。

問:機構改革後,海洋環境保護職能劃入生態環境部,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如何統一組織開展海洋環境監測?包括監測規範、點位、信息發布等如何考慮?

答: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要求,海洋環境保護職責劃入生態環境部。下一步,我部將以陸海統籌為原則開展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打通“陸地和海洋”。

一是要按照延續性、代表性和經濟性的原則,統一布設海洋環境監測點位,形成覆蓋我國全部海域的海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對海洋環境、近岸海域,尤其是河口海灣區域富營養化、入海汙染物排放、典型海洋生態係統等開展監測;

三是推動完善覆蓋監測全過程的海洋環境監測標準、規範體係,為海洋環境監測提供技術保障;

四是強化區域海洋監管機構和海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實施海洋監測能力標準化,加強監測係統海洋監測能力和海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

五是增強海洋環境信息發布的時效性,提高海洋環境監測的公益服務作用。從2018年起,生態環境部組織編製並統一發布《中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公報》,加強我國管轄海域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評價,全麵反映全海域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關於衡美
工程案例
原水處理設備資訊
衡美qm球盟会服務
聯係衡美

傳真:0318-2987119
郵箱:aaa0318@126.com
固話:0318-7705775/7705875
手機:13623388759/15003188759
網址://www.hshengmei.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新華西路2138號

Copyright © 衡水衡美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 Design By laoshang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